藍毛衣 & 莫妮卡的芒果雨


美國女性在非州的故事,
一個在盧安達(Rwanda), 一個在馬利 (Mali).

一個靠東, 一個靠西,

同樣的, 貧窮.

*****


內容簡介

本書作者賈桂琳.諾佛葛拉茲(Jacqueline Novogratz)
是知名公益創投基金「聰明人基金」(Acumen Fund)的發起人與執行長,
也是所謂「市場導向的慈善事業」(market-based philanthropy)的提倡先驅。


本書從年僅二十六歲的賈桂琳‧諾佛葛拉茲放棄了自己在國際金融領域的金飯碗、決心投身於瞭解全球貧窮問題談起,她從美國到非洲,努力找出有力的方法來面對貧窮的挑戰。這一切要從她位於美國維尼亞州的家鄉開始說起。當年她得到了一件藍毛衣,這個禮物讓她愛不釋手。當藍毛衣已經小到穿不下時,它被送進了一個慈善舊衣中心。十一年後,在非洲盧安達的街上,她忽然瞄到一位小男孩正穿著她那件藍毛衣,衣領標籤上還有她從前自己寫上去的名字。


那藍毛衣一路輾轉來到盧安達讓她明白:地球上每一個人都緊密相連,而我們每個人的行動(或不行動)或許都會影響到地球另一端、我們從未謀面的人。滿腔理想、前進非洲卻差點遇難,到日後開創了一個嶄新的公益機構,賈桂琳‧諾佛葛拉茲娓娓道出她所遇見的各色精彩人物的故事,其中包括肯亞貧民窟裡暗夜狂舞的女子、開設烘焙坊的未婚媽媽、盧安達大屠殺的勇敢倖存者,以及那些逆勢而為、努力為窮人提供基本民生服務的創業家


她讓我們看到,不論是可笑或可悲,許多立意良善的傳統慈善工作最後常落得前功盡棄。然而,一種她稱為「耐心資本」(patient capital)的公益創投,卻可以幫助貧民靠自己的力量站起來,並改變了上百萬、上千萬人的生命。《藍毛衣》不僅記錄了賈桂琳‧諾佛葛拉茲成長的歷程,更是她召喚大家一同行動的呼聲。她邀請我們一起來為全球貧民爭取生命尊嚴,並重新思考我們與這個世界的關係。



 


內容簡介

每年二月到三月,西部非洲的馬利共和國(Mali)一片乾熱,雨季未至,農田皸裂。這時候,天空總會先飄起一陣陣的小雨。這陣新雨淋下,澆透了大地,滋潤了隨處可見的芒果樹,讓芒果樹得以結出最甜美的果實,成為當地人們的重要食糧。每當大家品嚐著甜美的芒果,或在茂盛的芒果枝葉下納涼,總是會說:「該感謝的,是這場芒果雨。」

「芒果雨」細微、輕盈,有時不易察覺,卻是不可或缺,而且能產出奇妙的成果。

莫妮卡的一生就像芒果雨,輕盈、細微,有時不易察覺她的工作,但她卻是婦女全村不可或缺的靈魂人物。她滋潤了乾涸的人心,留下了無限的希望,她的工作開花結果供後人享用。她自己則如芒果雨一般,輕輕隱入幕後。



二十一歲那年,作者克莉絲到西非當志工,在貧瘠的世界角落擔任助產婆莫妮卡的助手。她帶著西方的衛生觀念,來到了馬利共和國的偏遠村落。在這裡,時間的概念、性命的價值、生活的態度,都和她熟悉的一切截然不同。克莉絲和莫妮卡一起工作,體會了在此地身為「女性」的意義.

莫妮卡從國小之後就沒唸過書,只受過九個月的醫護訓練,在破舊的生產小屋裡,莫妮卡在微光中指引分娩的婦女;她是村裡的希望中心,挑戰傳統觀念而追求感情自由,忍受家暴且辛勤工作,在這個沒有自來水、沒有電、婦女們在泥地中生產的環境下,為村中的婦女帶來希望。

生長於不同文化的兩人,不時擦撞出趣味的火花:村裡沒有衛生用品,每月的好朋友讓克莉絲困窘不已;又纏又綁的非洲服飾害她頻頻走光;還因為發音不標準,意外用西非方言開了個黃色笑話;邀請莫妮卡到美國,她卻以為搭飛機像騎機車,要坐在機殼上抓著小手把……兩人發展出最深刻的友情,彼此分享著對於工作、愛情、生命的想法,在病痛時彼此相依,在遭難時互相幫助,兩人關係之緊密,用當地俗話來形容,她們是「同一個媽媽,同一個爸爸」。

這本書,為這個偏遠的小村落帶來了一個新的產婦診所,一位新的醫護工作人員,一位新的助產士。更重要的是,孩子們都去上學了。故事溫柔記錄了當地村民的生活、性別的不平等、食品安全、婦幼保健,讓讀者重新省思自己成長的社會;透過莫妮卡的雙眼,我們重新認識了這個世界。作者每晚和莫妮卡並肩躺在無垠的天空下,聊著女人心事的時光,像芒果熟成的甜香,縈繞不去。

*****

看兩書的時間相隔一年, 卻有著相同的感受.

慶幸自己, 同情她人.
同樣是女性, 不同的地方,
有著相差十萬八千里的遭遇.

惜福, 感恩!!

還有, 我們能做什麼???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