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校沒教的放牛課....
放牛一班開課了,
放牛二班也在招生中.
*****
水牛精神代表台灣先民打拼開墾的毅力與決心,
而水牛被視為最重要的動力夥伴,人與牛一同合作完成一件工作,
從養牛、牛耕的過程當中,使自己與大自然的泥土、水和青草密切的聯結在一起,
牧童藝術家李春信以傳承水牛耕文化為己任,
致力於發展「人與牛」如何一起完成一件工作的美好價值,
目的:傳遞牧童文化的純真與美麗並從其中發現藝術的感動!
特色: 從牧童與水牛的互動中來學習藝術。內涵豐富的中國「易經」哲學思想!
內容:牧童應該會的事
(牽牛、騎牛過河、犁田、駕牛車、生火野炊、唱水牛歌 )
地點: 水牛的家 (新竹縣新埔鎮埔坪橋旁)
報名方式:
請上網查詢部落格: 遊藝山林 http://artwoods.blogspot.com
特色: 從牧童與水牛的互動中來學習藝術。內涵豐富的中國「易經」
內容:牧童應該會的事
(牽牛、騎牛過河、犁田、駕牛車、生火野炊、唱水牛歌 )
地點: 水牛的家 (新竹縣新埔鎮埔坪橋旁)
報名方式:
請上網查詢部落格: 遊藝山林
水牛的新家真是又大又寬,
一片綠油油的稻田, 讓人想唱起周董的稻香..
房屋裡雖然是毛胚屋,
Peter說這樣就夠了, 反正都是堆放東西為主.
牛糞焚香, 一點也沒怪味呀...
新鮮的糧草準備餵給水牛當早餐...
前一天的大雨終於停歇,
雖然滿地泥濘, 不時飄點雨絲, 孩子們的興奮不減.
福弟, 好久不見...
來去跟米米和小米米打招呼吧..
正式上課囉....
先餵飽牛肚子要緊,
吃飽了才會乖乖配合呢.
看著孩子融入課程,
我跟老爺也慢慢告退.
有些父母跟著孩子一同上課,
我倒想讓哥哥陪著弟弟互相照顧就好.
以下三張照片出自李光文先生攝影:
這是課程結束前的溯溪...
蛇麵棍...
來不及煮熟的竹筒飯,
帶回來當消夜囉...
留言
張貼留言